左耳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从主推小鲜肉到被流量反噬,今年的娱乐圈经 [复制链接]

1#

点击上方“圈内密探”→点击右上角“...”→点击“选为星标★”→一更新就能抢沙发
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临近年底,娱乐圈的瓜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。先是蒋劲夫家暴,现在已经被逮捕了;接着李雨桐又要实锤薛之谦,老瓜新吃;最后陈羽凡吸*被抓,搭档胡海泉直接发问十(万)个为什么。

啧啧啧……笔者不得不感叹一句:捞人,公关,洗地,年底生意是真的好。

瓜先放一边,反正事情没完,大可以慢慢吃。今天聊点别的,就聊一聊年轻一代的男演员吧。

现在的电影市场,小鲜肉横行其道大家都是知道的。造成这样的局面,审美,经济,流行文化什么原因都有,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。在这里笔者只针对新生代男演员在影视方面的发展做一定的讨论。

进入正题之前,必须先说明一下,我们对新生代这个词一直存在定义上的模糊。

举个例子,*,他算新生代吗?肯定是算的。

那谢霆锋呢?余文乐呢?他们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中生代了。可是*三十六岁,谢霆锋三十八岁,余文乐三十七岁,三个人的年龄差不出三岁。为什么在演员的阶段分层上是不一样的呢?

除却电影圈的资历问题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演员的第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。谢霆锋就不说了,老爸谢贤,由于演员世家的原因,他老早就在香港娱乐圈抛头露面了。

余文乐则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,他是因为在年的《无间道》里扮演了少年时期的陈永仁为大家所熟知。

而*呢?直到年,他才凭借《翻滚吧!阿信》在电影圈开拓出自己的一条路。这么一算,*的演绎道路和他的两位前辈相比差了将近十年。

这是在电影这个领域的设定。影视剧也大同小异,还是作品的事,你得有一部令观众熟知你的好作品。即让观众和业内人士双双买账的作品。

但令人遗憾的是,新生代男演员里,拥有令观众熟知作品的人很多,拥有好作品却只有寥寥几人。

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、《致青春2》、《爵迹》、《阿修罗》,这些电影说实话,知名度的确够高,可是别说业内人士不买账,连观众都不买账,一水的差评。

这就导致了新生代男演员普遍不被看好的现状,而小鲜肉也成了口碑*药的代名词。不知道再过些日子会不会变成票房*药。

当然,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如此,还是有几个例外的。比如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位,今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之一的彭昱畅。

之所以举出他作典型代表,是因为他是少数几个被业内人士肯定了演技的人之一。金马奖的提名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吧,其实在11月末连续的爆料之前,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事,台湾金马奖了。

因为这个奖项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奖项。加上又是李安导演作为本次的主席,巩俐作为评审。两个国际知名的电影权威坐镇,无疑给这场盛事增色不少。

但是很可惜,由于颁奖晚会上某人的某些言论,让本来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场合变得极为尴尬。看看巩皇的表情,

再看李安导演的,

金马奖结束之后,记者问李安:“导演会为明年的金马奖担心吗?”李安导演看表情也是很无奈:“明年再看吧。”

言归正传,还是聊一聊彭昱畅吧。说到他的演戏经历呢,就不得不提到《太子妃升职记》。

这部剧在网络上曾一度爆红,不仅捧红了张天爱,还让彭昱畅以强公公之一角色出道了。可能因为是网剧,他又充当的是配角,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很深。

接着彭昱畅还演过一些网剧,参加过一些综艺,甚至在《天天向上》以“天天小兄弟”的身份主持登场。这一系列的操作起到的作用就是刷脸,保持一个热度。

真正让彭昱畅进入大银幕的是年的《闪光少女》。这部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小制作,主题青春和二次元。

难能可贵的是,《闪光少女》的口碑非常好,在豆瓣上的评分7.3,还算不错了。并且,这部戏让身为男主角的彭昱畅提名第20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男演员奖。由此,他得到了第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。

年,着实是彭昱畅命运转折的一年。12月2日,因为其在《演员的诞生》第二场《解救吾先生》中精彩的表演,被导师陶虹所选中,成功晋级。虽然他在整场戏中的台词极少,但是他的演技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:身上有一种惊人的爆发力。

之后在《演员的诞生》中从《投名状》到《滚蛋吧肿瘤君》,也证明了什么叫用演技圈粉。

年2月,彭昱畅主演的《大象席地而坐》获得第68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西比奖论坛单元的最佳影片奖。

这之后,彭昱畅的名气算是彻底打开了。3月27日参加《快乐大本营》,4月20日,《向往的生活2》官宣。

《快乐大本营》就不必说了,能上的全是拥有流量和热点的。《向往的生活》也是湖南电视台作为主打综艺而推出的,由此可见,他已经被主流媒体所接受并看好了。

说到这里,彭昱畅从出道到大火的经历大家都有所了解了。我们可以看出,他和新生代演员里流量的发展路线是大相径庭的。

下面我先以归国四子为例解释一下流量的套路。这里要说明的是,笔者并未对谁抱有偏见,拿他们举例是因为在流量发展这条路上,他们确实堪称代表。

归国四子进*影视靠的是庞大的粉丝群基数及现有的资本支持。由于经济市场的导向和流量的可观,使得他们不缺乏固有观众,而大部分的路人又是可煽动性的,这就造成了即便他们演技被吐槽,甚至没有演技,也会有大把大把的人进电影院为他们花钱。

无论是吴亦凡、*、*还是*子韬,他们都是先以歌手的身份出道,再进*影视界。由于自身并没有该领域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,加上高片酬导致的电影资金分配不合理,于是乎就有了广为人民群众所吐槽的一系列电影。

从音乐跨界到影视这是一类,还有一类则是像*、李易峰这样一直在演艺圈打拼的流量。他们的发展道路其实也是利益做了驱使。

拿*来说,他真正大火是从年《盗墓笔记》开始的。后来又出演电影《左耳》和电视剧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,就是在这段时间,其成功攀升为四大流量之一。此后他延续了自己的流量发展路线,与大IP、大制作合作。

结果就是,所谓的大IP、大制作被骂圈钱,捎带着把他一并骂进去了。

事实证明,流量是会反噬的。这些大IP本来就没有一个好剧本,以至于故事充满槽点。再一个,那些投资商明摆着就是用资本去运作,他们不会花心思在作品的塑造上。

这里教大家一个避免雷剧的方法,就是你看剧之前先查一查这个导演和编剧的作品,看一下作品的评分,你立马就能把这个导演摸个八九不离十。

回归到演员本身,这些流量们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去磨练自己,没有一个有经验的导演去教导自己,在实力得不到提升的情况下,又接了挑大梁的重担。不被骂才怪。

有的人又说了,你可以不接这些大IP啊!还是那句老话,娱乐圈的争端说到底是资源的争端。你不去接,别人是会抢的。挨骂总比没饭吃好。

和上面两者相形对比之下,彭昱畅的成功之路就不难理解了。从出道至今,他始终很慎重地对待演戏这个行业。

为什么这么说?你看他接手的电影和电视剧,由他主演的电影只有三部,评价都还算高。电视剧他接的倒是挺多,不说演的有多好,至少是中规中矩,不会因为剧本或者演技的问题而挨骂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彭昱畅选择出演的电影都是小成本、小制作,甚至《大象席地而坐》还是一部冷门片。他没有追求那种宏大的制作,吸引人的噱头,只是静下心来,专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换句话说,他有用心去挑剧本,用心去演戏。《诗经》有云: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说的就是这个态度。

因此,他可以在本届金马奖上和徐峥、段奕宏、*、邱泽竞争最佳男主。

徐峥已经转行成了导演,但是他的高口碑作品非常多。段奕宏东京电影节影帝,*金鸡奖最佳男主角。这三位都是有无数作品傍身的资深前辈了。至于邱泽,不了解的人可能不清楚,那就不详细介绍了。

要知道,这届的金马奖可不是前两年的某花奖,李安和巩俐的评审应该是相对而言非常公正的。今年二十四岁的彭昱畅,能和这四位前辈坐到了同一竞争席上,未来的前途可以说分外光明。

在流量刚刚兴盛的那几年,资本家都是在以割韭菜的方式捞金。但观众不是傻子,一个演员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或多或少会出现烂片,可如果一直是烂片,那观众就会把他当反向导标,尽量避开。

就像包贝尔宣传自己的电影,不仅虎扑在骂,连路人都是冷漠脸,谁会去凑热闹呢?

再说王俊凯前些日子拍的《天坑鹰猎》,这是流量反噬的一个好例子。作品本身中等,及格水平。但观众就是会下意识地避开这部剧,结果就导致它现在连个水花都翻不起。

其实无论是流量还是演技派,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。所以其中的很多人都在寻求着改变。李易峰的《动物世界》,*参演的《一出好戏》,*和张黎导演合作。这都可以看出他们想摆脱观众心目中不好的固有印象。

资本主义再想用流量圈钱,用流量转换成票房,已经不太现实了。这些年轻小生也不想自己的优势变劣势,于是流量转型似乎成了一种必然。

最后,借用徐峥导演在金马奖颁奖晚会上说的一句话作结束。

我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之前的瓜没有吃完的同学,别忘了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